来源: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 发布时间:2020-08-12
非遗文化是各民族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具有各自特色的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了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喜好与精神追求,材质不一,形式多样,深受大家的喜爱。
竹子是天然植物,在中国各地生长广泛,多见于南方地区。竹材在生活中使用广泛,人们用它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有时因为需要,也会在上面雕刻图案与文字等,于是又多了其记录与欣赏的功能。
在竹材雕刻文字与图案,后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艺术,即竹刻艺术。在竹材上雕刻的历史,历史考察已有2000多年,但作为一种专门艺术,竹刻艺术的历史至今也有500多年了。
中国竹刻艺术的发源地是现在上海的嘉定地区,它的创始人是16世纪初的朱鹤,后来朱鹤的儿子朱缨、孙子朱稚征继承了这门技艺。他们开创并发展的这一艺术,既有风雅又有趣味,受到世人的喜爱与推崇。这一艺术在嘉定地区得到继承与发扬,直至今天,还有人在从事着这一艺术的传承与创作,成为美化生活的活动之一。因为这个原因,嘉定地区成为中国的竹刻艺术之乡。而嘉定竹刻艺术因其历史悠久,创作题材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技艺传承未断,故有着明显的原创性与时代特征,极富审美与欣赏价值,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6世纪以来的500多年,竹刻艺术家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且保存下来很多,并被北京故宫、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嘉定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所收藏。
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携手上海翥云艺术博物馆线上推出“中国非遗文化中的嘉定竹刻艺术展”,带您领略嘉定竹刻的艺术魅力,感受中国匠人精神。
明晚期 渔舟晚渡图竹笔筒
清早期 英雄竹雕摆件
清早期 竹雕松鹤延年杯
清早期 五子献寿竹造像
清早期 二乔读书图竹笔筒
清早期 虎溪三笑图 竹笔筒
清早期 东方朔竹雕摆件
清中期 竹雕群仙祝寿山子
清中期 竹雕群仙乘槎摆件
清晚期 铁拐李竹造像
清乾隆 玉堂富贵竹如意
时大经 梅花臂搁
“云”端观赏摩洛哥第二期“剑川木雕”展
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推出“锦”幻系列
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缤纷活动庆“六一”
中心简介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支持机构